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 质量危局 (第1/6页)
跨入九七、万事大吉。 陈立春却一点没觉得,事后感慨,这个年关,有点难...... 首先是国内钢材价格开始下降。 1996年,华夏钢铁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钢铁大国,居世界首位。 但从1997年初开始,钢材资源基本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社会需求不旺,钢材市场清淡。 1月初,根据钢协网综合国内几十家钢铁企业的报价,螺纹钢比上个月吨价下降了15元,热薄板下降了23元,冷薄板33元,降幅最大的是镀锡板,下降了188元。 东华钢铁的生产的高强度船板钢也从4050降到了3950元。 其次是钢材进口受到了限制,有关部门统计,1996年毛熊对华夏出口钢材503万吨,占当年我国进口量的30.3%。 有诸多证明,毛熊在倾销钢材,一些企业和部门已经提议向毛熊发起反倾销。 东华远东钢厂虽然进口到华夏的钢材量不大,而且是特种钢种,但也受到波及。 好在,国际钢材市场价格波动不大,还有小幅度上涨。 华夏官方在鼓励钢企出口,给予出口退税方面的支持。 陈立春只好调整两家企业的生产节奏,并一致向外,拓展海外市场。 还向罗浩提议,抓紧东华远洋公司的筹建步伐。 孙旭友拉上郝月明,开始在毛熊、太阳、山姆等国奔波,寻找合作伙伴,建立购销关系,稳定运输渠道。 第三件是:出了大事。 1月10号这天上午,东华钢厂来了一批执法人员,现场取走了一批钢材样本,查封了仓库、车间,还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