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孙镇远的故事 (第3/6页)
陈东武做生意,当年跟毛子也打过交道,会毛子语。他在农场的时候就在农场农技站,当初农场开发时曾经聘请过苏熊国专家来指导,孙镇远就当过翻译。所以,农场要去和北边做生意,找翻译的时候首先就想到了他,就把孙镇远返聘回去。 说起来,孙镇远会毛子语还有另外一段故事。原来,陈东武在东北做生意主要活动在金州一带。当时,苏熊在华夏东北驻军有几十万人,孙镇远和陈淑萍也经常和苏军军营里的孩子在一起玩。与其中一对兄妹最要好,哥哥叫洛维奇、meimei叫洛夫娜,四个小伙伴年龄相仿。他们的父亲西蒙诺夫是汽车营的军官,大概因水土不服,得了蛇盘疮,陈东武用自己熬制的膏药给他治好了病,俩家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四个小伙伴一起渡过了几年时光,从少年到青年。 50年代中期,苏熊在华夏的驻军从旅大撤走,洛维奇和洛夫娜跟随父亲离开了华夏,还给孙镇远留下一封信,信中除了一些表达情意和留恋的话语,还夹了一张兄妹俩的照片。 说回几年前,孙镇远跟随的贸易公司是官方背景,开始时是小洼农场物资经销公司找的他,后来又有省供销系统参与进来。 开始是在这边,后来就跑到了那头儿。所谓“那头儿”,就是毛熊那边了。出口烟酒茶糖、罐头火腿、衣服鞋子,各种生活用品,进口钢铁、机械、化肥这些物资。 孙镇远自己捎带回一些手表、望远镜、照相机等小件物品,也跟着赚了不少钱。李爱国的渔船就得益于老爷子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