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_第5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5节 (第2/7页)

。且随着户丁数的增加,将有助于纳粮数目的增加。

    经诸葛亮、霍峻改良出来的赋税,以及贴近了唐朝的租庸调制。日后南汉因财政赋税出问题,说不准还能基于以上赋税进行改革。

    赋税不仅于此,经诸葛亮改革,南汉还有盐、铁、蜀锦、糖四项国营税收,以来维持南汉当下的财政运转。

    听着诸葛亮阐述税收,刘禅渐有所得,笑道:“新税颇有新意,有劳尚书台上疏详解各种税赋来源。”

    “诺!”顾雍领命道。

    朝议末尾,蒋琬上奏裁减冗官,虽引得有些非议。但在诸葛亮强力推行,以及尚书台诸官的配合,最终执行下去。

    经数日通告、考核,朝廷淘汰了五百八十四名冗官,或被分配到地方任职,或是一次性领了五年的俸禄作为解雇费。

    第749章 绘图立像

    建兴七年,诸葛亮着手整治军事、吏治,为大汉建立起统治体系。

    建兴八年,诸葛亮为了减轻百姓赋税,令隐户入籍登记,推行了新税法。且为鞭策州郡长官做事,更是推行了考课法,施行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制的施行,让天下官吏苦不堪言。本以为天下太平能躺平,然岂料诸葛亮不仅自己奋斗,更要让所有官吏陪他一起奋斗。

    当然了,工作奋斗归工作,为了提高官吏的积极性,诸葛亮更改了地方上官吏的俸禄标准,以及明确升迁体系。

    两汉时期,郡太守俸禄为两千石,负责检察的州刺史俸禄六百石,权利与俸禄出现倒挂,不符合当前南汉的三级地方制度需求。

    为了适配国家体制,诸葛亮将郡守俸禄的范围划分在八百石——两千石之间,州刺史的俸禄限定在两千石——两千五百石之间,县令/县守俸禄在三百石——千石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