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6 (第2/4页)
有半点关系。 “留步。吴公子为何如此热心帮助一个并不认识的人”明心问他。 “伸张正义罢了。就是见不得这帮当官的这样欺负无权无势之人。” “那公子为何不参加科举考试,从政呢?这样岂不是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彰显更多的正义。” “不是不想,是不能。家父不允许从政。”吴麒运叹了口气。 “为什么?”明心很奇怪。古代人不是很热衷于当官的。为此还写了诗,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两个相提并论,为人生一大乐事。怎么还有人不许自己的孩子从政的。 “家父从前从政,后来觉得官场太暗,所以不允许家里人再从政。” “请问令尊大人原来是?”看来是个清官,估计是受不了官场黑暗吧。 “吴昭。” 明心心想原来是他。难怪知府不敢把他抓起来,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他这么三番两次来找知府,知府只敢客气的请他回去。吴昭,原中书郎。为人刚正不阿,作风清廉。怎奈得罪了其他同僚,被排挤。先帝听信谗言,将其发配岭南当个小县令。 后皇帝亲临朝政,查清事实。替他正名,欲将其召回京城为相。 但吴昭拒绝,并且辞官了。还下令吴氏家族的男子以后皆不可从政。就靠着变卖祖业度日。皇帝怜恤,给他定了个封号,开府建衙。并对他极为尊敬。 因此,当地人对吴昭一家都极为尊敬。 正文 142吴府 明心想果然古往今来都是这样。清官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