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老师 (第2/4页)
水。 碗中茶已饮罢,客人不用箸匙,使尾指勾碗中果子小口尝着,看上去有松子和核桃。 反正这东西刘承宗没喝过,他有限的经历也不能想象这两样泡茶是什么味道,以至于到这时才认出厅中坐的客人,惊讶道:“先生?” 青衫客而立之年,鼻梁上戴着副玳瑁圈铁直腿圆片眼镜,早就听见有人走动的脚步,不过只当是刘家宅子走动的闲人,并未抬眼查看,只待听到声音这才抬头挑挑眉毛,向上推推镜子定睛一看,笑了。 “祖宗哥儿回来啦?” 这句祖宗是他俩兄弟名字的笑称,这时代人们常叫孩子叫哥儿,哪怕宫里的皇帝,叫大儿子也会称哥儿。 刘向禹那边故意收敛笑意,笑斥道:“还不快给杨叔见礼,两个无礼小子!” 兄弟俩当即一脸正色叩头行礼。 客人是他们老熟识了,名叫杨鼎瑞,字星庄,安塞人。 刘向禹在延安府城做儒学训导时,杨鼎瑞就已经从生员的身份考取举人,因为还有考取进士的志向,既没跑地方官府的缺、也没出去找工作,继续留在儒学学习,偶尔当代课老师补贴家用。 所以刘向禹跟杨鼎瑞算半个同事,兄弟俩则是杨鼎瑞的学生,跟着他不但学过文、还打下了喜好运动的基础。 而且在刘承宗这儿,没少挨杨鼎瑞的揍。 原因就在杨鼎瑞鼻子架的眼镜上。 在明代,眼镜这一用具在官宦商贾等富有阶层基本普及,但大多为老花镜,人们很少近视。 一来是寻常人家,极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