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_大国小鲜(科举) 第10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国小鲜(科举) 第101节 (第1/7页)

    世人常见的?弄权盐务,多在盐引、售价和等级上作假,所以后续相对来说比较好查。

    但高衙内不同,他?直接派人杀到地方盐矿上,谎报矿井数量和产量!

    就好比原本这一代每年可产盐十万斤,但负责这一项目的?盐官虚报产量,对上面直说有八万斤,那么剩下的?两万斤,从理论上来讲,打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不存在!

    只要这一步瞒住了,后面什么放盐引、定品级、搞售价,所有流程全部合理合法,甚至比历代盐官做得都?要规范,堪称兢兢业业呕心?沥血!

    任谁来看?了,都?瞧不出破绽。

    因为那些程序,它们还真?就一点儿?破绽没有,全部合法!

    而那多出来的?两万斤,全都?放给私盐贩子,或是干脆伪装成别的?货品走海运出口,大禄国内都?没有把柄。赚的?钱高衙内六,余下的?各级关节和商人分?四成。

    不用纳税,这些人简直赚疯了。

    最初户部统计收上来的?税款时,虽有所察觉,但最初数目并不算大,结合下面报上来的?天气等原因减产,也能混过去。

    可是白来的?银子太招人喜欢,那位高衙内做了几年之后,眼见一切顺利,胆子越来越大,以至于惊动皇帝。

    然隔行如隔山,头几年朝廷派下来的?钦差根本就不懂采盐,光知道?后面的?皮毛,就任他?们查去吧,连根毛都?查不出来!

    这还只是开始!

    高阁老在京中的?家里,祖籍所在的?老家,他?们父子的?族人,都?还未曾查抄……

    这么抓下去,又不知要扯出多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