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 (第2/4页)
席坤同萧家的关系不亲不疏,想是被一萧固姜逾百载惹的。席家也是有底蕴的家族,但不同萧家这般一脉承武,只出了个萧轲算是异类。 除却文武之争便是老辈小辈的勾心斗角,席家不稳,牵制不住文氏一脉,姜衡期就默许了很多小的派众在明里暗里掐着,每天看看他们对敌对一方的弹劾当趣子。 李春知是中庸一派,不参与任何党羽之争。他自当好自己的礼部尚书,逢祭祖科举等多费心思而已。李家秉承中庸之道,虽有时碍于时事有所偏倚,也是心中有秤知轻重。比如他可以在文相多次的警示后将文家的某位烂泥扶不上墙的划到金榜里,却从不许任何党羽在三甲上做文章。 李春知是有原则的,虽然时不时惹得文相想设个计将他那首级取了,却也在心中明镜一般思量着每朝每代都需要些脊梁,他们是游离于规矩之外的,如磐石一般支撑着这个朝代。 更何况,姜衡期虽然对自己的礼部尚书大人积怨已久,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动他,那么别人又何苦自讨没趣呢? 而萧家,算不得中庸,只是对这姓氏极为看重。依附于萧家的世家不少,而萧氏却还是那个兀自抱团,认萧不认情的样子。故而虽说没落有因,却也有着自作自受。 你只认自己的氏族,外族人皆入不得你的眼,偏又权势极大,树大招风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映今日着了个火红的狐毛大氅,入正厅后贴身的小厮将其取下,内着了暗云纹滚金的锦袍。 李映对萧轲的景仰实如滔滔江水,他小萧轲四岁,是今年的探花郎。文采不必说,其父李春知也是天下读书人推崇至深的,确实不必在萧轲面前如此自惭形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