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 (第4/4页)
时光倥偬,她重回十岁青葱年少,势必要辗动命运不一样的转轮。 手捧着陶婉如的骨灰,陶灼华默默陪伴母亲最后一程,她在心底祝颂母亲一路走好,保佑自己和舅舅一家都能幸福安康。 伊人已然香消玉殒,如枝头繁花一朵,虽然零落成泥,也有香如故。 陶灼华将母亲的骨灰分做两份,准备一半洒入洋溪湖畔的碧水之中,另一半则葬在云门山涧那片曾经梨花如雪的树林间。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有许多夏夜的记忆,便是与娘亲与舅舅一家人在洋溪湖畔泛舟。穿过那一座青竹曲桥,岸边便是易安居士曾经隐居的顺和楼。 陶婉如蕙质兰心,每每行舟此处,她便会低声吟咏这首,声音里带着无限的伤感与回味。 曾经为了爱飞蛾扑火的女子,纵然恨得决绝,却依然斩不断那一缕情思。 能抹杀与苏世贤所有的过往,陶婉如依然放不下两人初遇的那片梨林,还有洋溪湖畔的山水风光。 经年之后,陶灼华隐居洋溪湖畔,才从母亲留在木屋里的札记发现了端倪。 陶婉如与苏世贤两情相悦之时,那负心男子曾多次带她到这里游玩,两人谈古论今,在洋溪湖畔泛舟,亦曾惊起满湖鸥鹭,羡煞池中鸳鸯。 芳心只共丝争乱,苏世贤抛妻弃女,陶婉如的一颗少女心纵然被他片片践踏,碎成一地泥泞,依然不曾悔恨当年的初遇。 红颜易老,美人迟暮。陶婉如等不来负心男子的忏悔,唯有饮恨在陶府旧居,本该大好的花信年纪,却在十年间郁郁终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