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节 (第4/12页)
下来就一腿残畸,由宫女搀着,站门外,看那满室繁华就像一堵高不可越的墙,将父子亲情拦在里边。 可那又有什么用呢? 那其实也是在刘贺懵懵懂懂称了王以后,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意识到的。这宫里头的内官外臣,包括外戚,都把父亲——现在叫昌邑哀王——当傻子,他临末时搜刮制作了那么多宝物,根本没几件真的被殉葬进了王墓里!那毕竟都是金灿灿的钱财啊,旧王昏聩早夭,新王少不更事,不正是下手的好时机?倒是那些粗制滥造的、被指明了不要的,把墓室填得满满当当。 他们想着昌邑王当年才几岁,又看得不仔细,哪里记得那么清楚,有时候便谈起其中一两件珍品,有时甚至公开摆在堂上,只当是朝廷赏赐。可刘贺偏偏记得:那些形制,那些雕花,那些纹饰,那就是关于他父亲的所有东西。 他们就像豺狼野狗一样,将一位王的身后身,分食殆尽! 在这十多年里,用正当律法也罢,用轻狂不讲理的方法也罢,那些曾经夺走他父亲明器的人,都已经被处理干净了。 到最后,他们都不知道真实的原因——甚至有人只觉得,这大王,真是个疯子。 有什么关系呢? 他全心全意地沉迷在金玉器里,不理政,不yin乱,不营造,就是敦促着百工巧匠,做出一批批全国顶级的精美器物来。哪怕为此被官员劝着谏着哭着骂着,他也不开杀戒,甚至不作反驳。 有什么关系呢? 刘贺只要不再重蹈他父亲的覆辙—— 有时候,刘贺觉得自己从来就不认识刘髆这个人; 有时候,他却觉得自己和刘髆融为一体:在他眼前,又何尝不是只有两件大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