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论情绪的寿命 (第3/5页)
做出想要的场景,然而做实体道具同样十分困难,加上课业时间太紧张没办法再纠结下去,他们干脆就削弱了孩子从哪里来这部分的铺垫。 余有年跟全炁讲悄悄话:“那他们还挺厉害的,在短时间内做这么多决定,而且作品呈现出来这个孩子的出处其实也不太重要,因为不是重点。” 全炁认同余有年的观点,说:“而且学生作品很少拍科幻类型的,软科幻还稍微轻松一点,硬科幻就真的太难拍了,他们挺敢尝试的。” 二三十个作品,全炁小组的排在中间,很快就到了。屏幕上一边播,全炁一边细细给余有年说自己在作品里参与的部分。余有年戏都演完了这会儿才问:“怎么你不演?”全炁说:“其他组员想表演一下,我就负责幕后了。写分镜和画分镜也挺有趣的。还记得希区柯克吗?的导演。他的电影能完全按照设计好的分镜来拍,很厉害。” “一般是很难做到吗?”余有年不清楚。 全炁点了点头:“实际拍摄情况有很多不稳定因素。也不是所有制作团队都能仔细做好分镜工作,工作量确实是很大,但如果不做好这一步,到后期制作,成品出来,可能会跟原本设想的出入比较大。不是所有导演的前后期掌控能力都强。” 画面播到小卷毛演的学生向余有年演的教师表白,在一个看起来像是学校但又找不出来是哪里的地方。台下的观众小声地议论著,尽管前面已经出现过同性题材的作品,但大家还是忍不住惊叹。片子里老师被表白后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安静地送自己的学生回家。这一幕在一条特别长的林荫路上取景。水泥道上没有多余的路人,学生推著自行车,老师背着斜跨包,两人走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