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夏收 (第3/4页)
’的说法,因为在这个时代种田就这么粗狂,耕种100亩田地,也只是勉强达到了大汉中产阶级的水平。 要是按照精耕细作,又没有大牲畜的辅助,一户想要种植百亩田地,累死都做不到。 本来徐伟认为自己做了这么多事情,亩产怎么也要提升到3石,但显然这些冬小麦让徐伟失望了,他看到田地当中稀疏的小麦,脑海当中全部都是受灾田地的画面,这在现代都要上网哭诉了。 “这算不了什么,等地力养上来之后,以后亩产3石,4石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他知道这是新地,肥力不高,等他种上一季大豆,再弄一些土化肥出来,水利也跟上,亩产达到这个世界所谓的上田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现代就没有什么下田,中田,上田。为什么在现代这些名词会消失,靠的就是现代的化肥,高产种子和水利设施,这一套下来可以让所有的田地都变得一样肥沃。 在马邑有几十万牛羊,它们可以提供大量的土化肥,尤其是牛粪好像是最好的土化肥原料,而在马邑四周有几百万这样原料生产者,胡人本来用牛粪当中燃料来使用,但现在胡人手中都有徐伟的煤球炉和蜂窝煤来作为燃料,牛粪这样味道重的燃料在靠近马邑的部落基本上都不用了,徐伟觉得要是用一文钱来收购一坨,想来这些胡人应该不会拒绝这样一笔意外之财! 而且幽州就有海,有大量的海岛,上面有大量的鸟类栖息,想来鸟粪石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