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_分卷阅读50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3 (第3/4页)

这孩子长得漂亮,声音又极透亮,开嗓后就直接练起了小旦角儿。

    这时候的小戏子跟后世学国粹,扬国魂的小演员们可不是一个待遇。

    首先, 能落到伶当的孩子们,就算是标标准准的伶籍了。

    后来新政府上台,倒是不许分这些了,但戏子们在外人眼里,还是标准的下九流。

    说句不好听的,连十六铺外剃头的,都不怎么看得上他们。

    可这年头,就是下九流里, 还得分个高高低低、明明白白呢。

    同样的梨园行当, 能到前堂开嗓上台的,叫角儿。

    一旦哪天唱红了,那出门在外, 真是一派前呼后拥,一笑倾城的爱豆待遇。

    这样的人,就算是下九流,也是下九流里的白玉堂。

    人咳嗽一声,都有人堂前马后的抢着给他擦嘴巴子。

    可同样是十年苦练基本功,刀面儿贴身藏的师兄弟,有人能红得透顶儿,有人就连台也上不去。

    为了混出头,进了这行当的小孩儿们,不但无一例外都是师父手底下打出来的,还得自个儿晓得用功。

    要不然一学十几年,到时候连个戏台子也上不了,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原主是被师父买回来的小孩儿,为了吃这口饭,那真是魂儿都入在了行当里。

    有敬业精神,这听起来也不是坏事吧。

    坏就坏在这时候的梨园行业,虽有个别坤旦能嚎一嗓子,但在一众票友心里,那只是个新鲜玩意儿。

    要想听原汁原味儿的好东西,还得听乾旦的韵味儿。

    原主自小就学旦,花旦派的唱、念、做、打、舞。早就深深地融进了骨子里。

    初时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