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_第1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节 (第2/7页)

雾在三里外都清晰可见,马车行驶在伊川县的道路上,道路两边是砖窑和水泥窑。

    从上空俯瞰伊川县,伊川县的北部地区遍布一个个窑炉,这些窑炉的烟筒往外喷着灰白色的烟雾,一行行的工人宛如蚂蚁一样在窑炉之间穿梭,有些推着小车,有些赶着驴车,从砖窑和水泥窑中搬运着砖块和水泥。

    铁矿石暂时供给不足,陈国生又闲不住,就倒腾出了水泥,水泥制作难度并不算大,而且还能和砖窑共用一条生产线,形成循环利用。

    水泥的制作原料就是砖窑废料,烧废了的砖块、废炉渣,这些东西打碎研磨与石膏和石灰石搅拌在一起,而后加热至一千度就能得到水泥。

    大唐的炼铁技术温度要求是一千五百度以上,用来制作水泥,甚至都不需要再往上提高火焰温度。

    先前铺桥修路和修房屋垒城墙用的是糯米石灰,在南北朝时期,糯米混上生石灰用来修建城墙已经很普遍了,糯米石灰的质量比起水泥还要高上许多,使用年限也比水泥更久,唯一的问题就是……贵。

    糯米比寻常大米要贵三倍,就连大唐如此富饶,也只是在几座关键城池上用糯米石灰修城墙,至于用糯米石灰修路,只有宫殿中用得起。

    水泥就不一样了,水泥造价便宜,虽说没有钢筋没有办法用水泥筑城墙和高楼,可用来修路还是绰绰有余。

    小麦要等到三月下旬播种,水稻还要再晚一些,要等到四月上旬播种,如今才二月下旬,伊川县的百姓还没有开始耕种,而是卯足了劲在工地干活。

    上一年洪水庄稼颗粒无收,今岁要种粮食,种粮就要全靠买,再加上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