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敲打赵文华 (第1/5页)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阳明公挨了四十廷杖,贬官偏远的贵州,在龙场担任驿丞,身处各族杂居之地,人生的最低谷,产生了玄而又玄的龙场悟道,从此之后,心学大成,风靡天下,阳明公无量功德加身,立地成圣,再无对手。 留下无上箴言,供后世顶礼膜拜。 唐毅自然领悟的东西当然没法和阳明公相提并论,实际上说穿了,唐毅悟通的不过是一种低级的智慧,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有钱大家赚。 君子小人之争,义利之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可是圣人没有告诉世人什么是义,什么是利,宋明以来,犬儒横行,何为犬儒,没有侵犯到他的利益就是道貌岸然的儒,侵犯到了他的利益,就是龇牙咧嘴的恶犬! 说白了,在每个人心中,自己的利益就是大义! 君子和小人都会看重自己的利益,他们的的差别就在于君子会思考别人的利益,而小人只会盯着自己的好处。 作为一个手握权柄的人要做的就是在合理分配利益,照顾到每一个方面,无论君子还是小人。你不能指望着有被割了rou还欣然赞同的君子,张居正不懂这个道理,所以他的变法注定失败。更不能纵容小人去无休止窃取别人的利益,同样的,王安石没有领悟,他的变法也失败了。 为政者不该被君子和小人的道德约束,而应该做一个超然的分配者,维持着社会各层次的最大公平! 义和利,就是左右两只手,无论用哪一只,都是自己的手,拘泥用左还是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