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章中成药的生产计划 (第2/6页)
一部五三年药典中,只有化学药品,生物药品,而没有一例中成药。 是疏漏吗? 不能说! 不可说! 其实,早在抗战时期,国家就有了中成药的中药厂,以中药西制的方法,生产中成药,成果非常大。 研发出近百种中成药,“预防常服药”、“瘟疫痧症救急药”、“寒暑感冒药”、“肠胃病药”、“虚弱贫血药”、“疟痢药”、“止咳药”、“止痛药”等等,药效非常好,当时非常受欢迎。 最关键的是,这些药都是生活中常用药,广适性好,价格便宜。 不像现在各大中药铺中的中成药,皆以名贵之药,救命之药为主。 名贵之药、救命之药虽好,但是对普通老百姓并无多少好处。 可惜,最终这家制药厂毁于小人之手,毁于战乱之中。 实在是令人惋惜。 看着系统物品栏里的十张药方,张衍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自己没有那个本事研究出中成药的药方,但是自己有系统。 上午还念念不忘的“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五苓散”、“承气汤”、“半夏汤”、“茯苓汤”。 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 张衍获得的张仲景三分之一的医学经验中,足有数十种桂枝汤加减的经方,上可治头疼脑热、精神不振,下可治痢疾拉肚,阴虚、阳虚之病。 麻黄汤、桂枝汤都是基础经方,一个号称是诸方之祖,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