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医,从娶女神开始崛起_第100 章 何其有幸生于你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0 章 何其有幸生于你怀 (第1/6页)

    全三总喜欢在下班的时候,站在门口,和进出的邻居打招呼。

    一开始,张衍还以为全三站门口,和大家打招呼是想着打秋风,看谁家买了好东西,占点便宜啥的。

    张衍给过全三好几次东西,结果他都没要。

    用全三的话说,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一个月十二块钱的工资,比院里大多数人家日子过的都要好。

    看得出,说这话的时候,全三很满足。

    也是,这要是建国前,全三这个年龄,如果有孩子还好,没有孩子基本上就是等死的命。

    他这个年龄,拉车是肯定拉不了车了,干别的?又不懂技术。

    没有积蓄的他,除了等死还能干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民生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比如,孤寡老人,全都有照顾,不说吃的多好,总不会饿死。

    有手有脚的,还能干的动活的,都会想办法给安排一些活,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

    这方面,国家做的真的是很好。

    比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好。

    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很多人都惊讶街道办事处怎么会有那么的企业。

    一个街道办事处能有几十家小型工厂,都是一些像什么墩布厂,手套厂,包装厂(糊纸盒的)之类的小型手工作坊式的工厂。

    其实,这些企业就是五六七十年代,为了安置那些孤寡老人,为了给那些没有工作的城镇居民安排工作,创办的小型工厂。

    有些是利用收缴上来的门面房新开的工厂,有的是干脆是与小作坊合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