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她的1979 第47节 (第4/6页)
,大声说:“就是真建好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每个月几十块,哪里比得上别人几百块。” 这话一听就是意有所指。 阿晶姑姑悄悄在陈兰君耳边说:“这个就是阿桃他们家的人。” 村长瞪起眼睛,说:“什么话!我劝你不要打什么歪主意,现在山边巡逻人都多了好几倍呢。” 那人“哦”了一声,还是不服气,便阴阳怪气地说:“哎,还是有些人命好,生在有金山的地方。哪像我们,一辈子都赶不上咯。” 陈兰君淡淡扫了他一眼,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凡事也不是绝对的。” 那人嘟囔了一句“疯话”之类的,摇着头走了。 陈兰君也不在意,依旧去做她应当做的事,将场地一一看过,把条件记录好,最后汇编成一份商业企划案。 她伏在桌面上,一笔一画写得工工整整。 末了,望着那份企划案发呆。 想起几句诗,是从课本上或者什么杂书上看见的。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一条” “从那一刻起,一切的差别就已铸就。” 第52章 与蔡行长约的时间是上午。 繁忙的早晨, 办公室外一个工作人员在耐心解释兑换香江币的规则。陈兰君将一叠手写的商业企划书递上,盯着办公桌发呆。朱红色漆已磨至发白,露出里面的木胎。 银行家也没有余粮呀, 陈兰君想。 纸页翻动,“哗”一声响, 蔡舒云抬起头,将目光从笔锋尽露的白纸黑纸转到眼前过分年轻的女孩身上。 “陈总, 其实我很好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