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833节 (第4/6页)
好各省粮价。有一个基本的经济原理,经济活动是需要货币的,极端的说,若是京师内一块银元也没有。那银元的价格必然昂贵,高价难求。 如此一来,正常的经济活动会受到影响,甚至会逼得百姓再次铸造私钱了。 粮价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标准也不难,再高不能让一个普通的工人半个月的工钱买不起一个月的粮米,再低,不能让种粮的百姓一年辛苦到头来还饿肚子。” 张璁点点头,“陛下圣明,正要如此,百姓才能过活。” “眼下总之还有南洋诸国的国内市场可以流通我们的钱币,可以适度多铸一些投向市场。日本的银矿出来的白银也不要直接作为官银去花了,一部分运到京师来贮存。新钱币之所以能让人信服,朝廷是承诺了可以兑换成白银的。 现在还没有集中兑换的情况,但要做好准备。经受住一次大的考验,新钱币才算真正立住了脚。另外一部分,看看能不能送到南洋和朝鲜,朕并没有强制他们只使用我们的新钱币。” 当初明约签订的时候,这一条看起来是天朝上国‘比较讲理’,甚至不少朝中的大臣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实际上的坑在这里埋着呢。 都他么只认新钱,那大明挖出来的白银干什么用? 什么都买不到的白银还是钱么? 至于说去西方买东西,朱厚照还未曾考虑过,他们有什么值得买?土地吗? 张璁反应了一下,这个‘坑’他是懂了,但有一个疑惑, “陛下,我大明物阜民丰,去南洋和朝鲜又能求购什么?” “什么都没有,还有奴隶嘛。” 就现在人类的道德层次,给一个国王一些银子,他能自己主动抓些子民拿出去卖。 对于大明来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