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115节 (第2/7页)
事志》是您所著,自然是您来讲。” 王越心中得意,但是他还是谦虚的说:“古来兵法大家无数,哪里轮得到我来著书立说?” 张天瑞倒也听太子讲话为什么,“将军有所不知,前几日殿下已奉了圣旨监国,而监国之始,殿下就说了一个词,叫务实。既然如此,朝廷的边军防务也要务实。那么朝廷现在最大的边患在何处?北方!敌人为谁?鞑靼人!因而了解鞑靼人、打败鞑靼人就是当前边军将官最大的务实。这个时候《西北战事志》自然就是最为重要的了。” 王越听完点了点头,“早前就知道殿下天资过人,有太祖遗风,现在看来,太子之才智,仍在我们预料之上。有此军学院,则我大明可源源不断的培养熟悉鞑靼人的将领,甚至诞生一两名将也未可知,守成(杨尚义字),这次机会,你要好好抓住。” “是!末将定然不负将军和殿下厚恩!”杨尚义心中已然激动了。 其实还有一节,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殿下亲自开办的这军学院,什么人才能进去进修? 进修出来的人难道不会获得重用? 这答案和答案背后蕴含的机会其实都不言而喻的。 大明的武官地位总是不如文官,带兵打仗那都得被文官辖制,如果不在宫里有个靠山,那官场其实远比疆场要来得危险。 这是王越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 王越是进士出身,道理有他不懂的?他不知道汪直、李广这些人是名声很坏的大太监?但身为边军有什么办法呢。 张天瑞笑道:“这几位时常待在将军左右,必然是耳提面命。但朝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