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_第七百零八章 黛玉:每次都是这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八章 黛玉:每次都是这样 (第6/8页)

税银流失不知凡凡,彼等与盐运司官吏同流合伙,而时常拖缴、借支税银、寅吃卯粮,导致运库迭年亏空。」

    这就是专商引岸制的弊端,假手盐商销售,而官府仅仅管理、征税,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保证定量的财政税收,但正如清时林则徐的老师——两江总督陶澍所言,左手倒右手,亏空甚大,而其人历行改纲盐为票盐之法,放开食盐专卖,扬州盐商渐行没落。

    而最终的后世,因为税源的问题,同样是盐业国营,悉收盐利于国家。

    而他一直是倡导盐业国营,从中央到地方,成立盐业公司,但此法也有一些弊端,需要配套制度建设,而且也不可cao之过急。

    林如海沉吟片刻,道:「专商引岸之制,自国朝初立已为成法,至今近百年,子钰打算如何重定经纬?」

    革盐法之弊,自然要提出解决方案。

    贾珩道:「我之初步想法是,由内务府、户部筹建盐务公司,再由民间资本以金银认购部分小额股本,参与各大行盐区加盟分销,官府统一指导定价,在销售之地历行分销,凡历年结余官银按股本比例,支取一小部,而为盈利分红给予行销商贾,所营利润,尽付户部、内务府,则商贾虽得盐利,却不复先前。」

    其实,如果官僚体制完全经营企业,以衙门式的企业经营,也会导致贪污浪费,机制僵化,利益集团盘根错节,所以维持了几十年现代盐业之制,多次试行盐改都以流产告终。

    当然以上都不重要,关键是他要从这个改革过程中切走一块儿蛋糕,内务府从中插一手这就不用说了。

    林如海思忖着,目光微动,问道:「巡盐御史,盐院之责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