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6 (第1/4页)
岁万万岁!” 乡间有文人说,今上篡位□□,逼死亲侄,是暴-虐-滥-杀之人。但于现下的河南百姓而言,朱棣却是一个圣德慈爱之君。因为他让大家有了活路,有了继续在祖辈土地上生活下去,不用流离失所的希望。 朱棣生于战火,少时尝居凤阳,深知百姓疾苦。太--祖高皇帝立国之后,年长受命镇守北方,冒霜雪出塞,与士卒同甘共苦,他所经历过的,绝非生于膏粱,长于皇宫,几乎不出大内的侄子所能体会。 远在北京的朱棣不能亲耳听到高呼万岁之声,却能从布政使和都指挥使的奏疏上看到百姓的真心拥戴。 百姓为水,君为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朱元璋教给了儿子,也同样教给了孙子。从实行来看,儿子明显比孙子做得更好。 放下奏疏,朱棣长舒一口气,目光转向站在暖阁中的沈瑄。 “此次河南蝗灾得灭,瑄儿立有大功。”朱棣笑道,“若无瑄儿提醒,朕竟忽略,可调卫所边军助灭蝗灾。” 边军有屯田防备鞑子的重责,不能擅动,更不能离开戍卫之地。 内省卫所则不同。 现在国内不打仗,宵小强盗有衙役和巡检足以应付,卫军就近扑灭蝗灾,可谓事急从权。史官记载,也会以天子仁德作为注解。 以军灭蝗,古有先例,同太--祖成法也不相违背。 沈瑄请调卫军的奏疏一上,朱棣当即准奏。如今效果摆在眼前,永乐帝一边点头,一边对沈瑄大加夸赞。 朕的眼光果然不错,别看老爹的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