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0 (第3/4页)
界砍树伐木。 下斧子之前,务必要请有经验的老人观测一下树龄和树貌,说不准,自己砍的这棵树就能用到皇城的哪座宫室。可以同族人炫耀不说,记录下来传给子孙,也是家族的资本。 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商人终于坐不住了。 之前,这事是兴宁伯同凭祥县令的私人行为,虽有成国公的支持,终究不是百分百安全。而今锦衣卫驾临,传达天子手谕,兴宁伯无过有功,这笔生意定然是稳赚不赔,不趁早行动,黄花菜都凉了。 兴宁伯太高大上,轻易搭不上关系。 李大令是凭祥本地土豪,托一托关系,走走门路,拉-拉-交情,毫无压力。 一时之间,李家宾客盈门,李庆青几次被热情的商人堵在门里。 明朝商人还算好,番邦行商不识礼仪,连送礼都送出不少笑话。 架不住族长要求,李庆青只能到孟清和处探探口风。不保证人人吃rou,给两碗汤,几根带点rou的骨头,也是一笔小财,多少能还了人情。 不曾想,没等他开口,孟清和先扔出一个惊雷。 成国公坐在一旁,笑得高深莫测,很有成竹在胸,老子什么都清楚,你小子要倒血霉的感觉。 稳定了一下心神,李县令小心问了一句,“兴宁伯此言,下官不甚明了。” 是对李氏收礼的行为不满? 仔细想想,李氏一族的态度和行为的确有些不妥,很有拉着虎皮扯大旗的嫌疑。 兴宁伯和成国公就是扯起的两面大旗,而李家人撑着旗杆,站在大旗下,大摇大摆收钱,一点不知道收敛。惹得这二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