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卷阅读33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3 (第2/4页)

官和推官撸胳膊挽袖子,六部天官拍桌子摔 凳子,为的不是圣人之言,而是该向往来商队征收多少税额,明年春耕该种什么,边军到草原上“淘换”畜群的成果如何,诸如此类,简直是有辱斯文!弹劾,必须 弹劾!

    南北两京的争吵,贯--穿了整个永乐朝,也成为了大明官场上的又一道独特风景线。

    作为始作俑者的孟清和,却鲜少被提及。毕竟,有赵纬和陈瑛的先例,言官们都有了一个共识,没事少惹兴宁伯,这位绝对是属不倒翁的,没有一拳砸穿钢板的本事,千万别自找没趣,撞破了脑袋,可没有救护车。

    整个九月,孟清和一直在忙。

    巩固了边防,派人乘船南下,加入郑和下东洋的船队,临近十月,仍是闲不下来。

    在考察过大宁的儒学和周围里乡的私塾之后,孟清和上疏朝廷,请在大宁设立儒学和卫学。

    训导和儒师都是现成,锦衣卫正在朝堂里过筛子,隔三差五就有倒霉蛋被发到边远地区支教戍边。尤其是近段时间,南来的队伍络绎不绝,大宁的人才绝对不缺。只要朝廷许可,孟清和有绝对的信心将儒学和卫学办好、

    依奏疏所写,学中除招收边民和边军子弟,还为归附的鞑靼和女真部落留有名额。部落首领和军官子弟,通过考核,都可入学。考试不过,也能旁听。即便是不走科举武举,能学习汉字,读懂汉文,回到部落之后,也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人。

    大明考核官员政绩,办学教化乡里,是极为重要的一项。

    教化蛮夷,同样是帝王的功德。

    孟清和此举,契合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