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08 (第2/4页)
书竟不知道,自己手下有这等能人! 如果能平安过了天子这关,不被摘掉乌纱,他必定会追究到底,让背后推自己顶缸的小人好看! 真当他郑赐是个软柿子,任由搓圆捏扁不出声? 郑赐心中将背后害他的小人唾骂千遍,表情却愈发惶恐,不做任何辩驳,连连请罪。 见郑赐认错态度良好,永乐帝冷静下来,也晓得这事不能全怪他。念及夺下南京之时,郑赐迎驾有功,朱棣终究没摘了他的乌纱,只罚俸三月,令其回家反省。 “此事作罢,再有同例,定然不宥!” “陛下隆恩!” 郑赐过关,僧录司和礼部中的某些人注定要倒霉。朱棣不动手,郑尚书也要把人揪出来,杀鸡儆猴。 刑部尚书不是白做的,当初怎么收拾在刑部起刺的,挪到礼部一样适用。至于冒请度牒的一千八百人,永乐帝亲自下令,没发度牒的停止发放,发了的全部收回。 这些人“出家”的理由,朱棣心里门清。 僧人不用交税,不需服劳役,有了度牒,官府也不得追究。 剔个光头就想逃税逃劳役?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就算是皇帝,每天也要辛勤工作,完成分内职责。不勤劳工作艰苦奋斗,只想每日安逸的睡醒吃吃饱睡,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朱棣冷笑,“此次涉案之人,年三十以下者发辽东甘肃,不许转调顺天大宁!三十以四十以下上者发云南广西种田。年四十以上者发还原籍,告知乡里!朕遵承太--祖-旧制,从不敢轻忽,却有下人犯禁若此,眼中可还有朝廷法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