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6 (第3/4页)
弹劾奏疏被驳回之后,沈瑄上疏,府邸改建已成,请归北京。 意思很明白,反正公侯的府邸都是前后三堂,三门九架,差别不大,与其整日被御史盯着,不如干脆不动,只换一块门匾,万事大吉。 既然不在南京久住,大面上过得去就行。 “去岁今春,鞑靼数败瓦剌,鬼力赤有意北进,也孙台,阿鲁台,马儿哈咱妄图南下。入秋之时,即为鞑子寇边之机。为保边塞不失,请陛下准臣北归。” 朱高煦和朱高燧随后上表奏请归藩。 朱高煦放不下他的田,朱高燧放不下他的互市。 工部上言,王府没建好? 没关系,都司衙门挤一挤。 礼部表示,亲王仪仗要备好? 不必,几匹快马引路,红罗曲盖,王旗一打即可,其余的红纸灯笼,杖鼓面板,完全用不上,拖时间,费事。 不和礼仪? 礼仪也是人定的!孤又没违制,你管得着吗? 一番争论,永乐帝站在了儿子一边。 朱高煦和朱高燧得以轻车简从,赶在七月前出行。汉王妃和赵王妃没有随行,王府还没建好,总不能一起到都司衙门里挤一挤吧? 兄弟俩的家眷,至少要到年底才能北上。对此,朱高煦和朱高燧习以为常,汉王妃和赵王妃不舍,却也没其他办法。 朱高炽亲自出城送兄弟北上。 圣旨许平王不就藩,并在南京和山东分别建造平王府。 希望朱高炽能登上皇位的大臣,仍有所期待,朱高炽自己却沉寂下来,便是有人再想做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