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6 (第3/4页)
是早晚的事。” 至于商人到安南境内购买土地,种植粮食的事,单凭李家的力量无法维持。成国公向天子上了秘奏,不经通政使司和文渊阁,直接由锦衣卫递送。 孟清和相信,以永乐帝的眼光,定然能看到背后乃至于更深层次的意义。说不定,他没想到的部分,也会被提出来并加以执行。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件事已经涉及到扩张领土的问题。 如果他聪明,就不该继续插手,假释道衍在,定然也会给出同样的建议。 孟清和自然不笨,得知沈瑄以剿寇的理由先一步离开安南,“功高震主”四个大字就砸在了脑门上。 以定国公的地位和实力,尚且要把功劳送出去,自己不趁早收手靠边站,真等着别人找麻烦,在永乐帝跟前给他上眼药? 在朱能第二次上疏之后,孟清和做了彻底的甩手掌柜。 听到沈瑄途经凭祥的消息,更是将所有事情一推,亲自到城外迎接。 “迎接国公爷是大事,凭祥诸事,李大令同县衙中人自定即可。” 兴宁伯很潇洒,说放手就放手。此举让习惯了内外诸事皆登门求教的李大令有些发懵,手忙脚乱了一段时间,才逐渐走上正轨。 这段时间里,县衙二尹和主簿和其背后的家族展现出了相当实力,思明府凭祥县,李氏一家独大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不说三足鼎立,互相牵制却是必然。 此事是好是坏,已同孟清和无关,他做了自己能做的和该做的,如果李家不能扛起领头羊的责任,就只能将手中的令旗交给别人,退后一步,安分的做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