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8 (第2/4页)
去,运回孟家屯,送进祠堂,也能让族老们高兴一下。 打定主意,孟清和不再出门,一心在家里收拾行李。 购买的货物过多,车马数量直接翻番,队伍拉长了一大截。 知道的,这是兴宁伯北归大宁,不知道,还以为是哪个豪商巨贾拉着货物到北边做生意。 孟清和倒是不以为意,遇到北边赴任的流官想搭伙同行,也是来者不拒。 有亲卫,也有锦衣卫,打出一等伯的旗号,得有多脑缺才会上门找麻烦。 真遇上山岭之间的流户-野-盗,谁打劫谁还不一定。 永乐二年七月癸卯,兴宁伯的队伍终于从南京出发。 临行之前,孟清和借锦衣卫向天子呈上一封奏疏。原本需经通政使司封存,有锦衣卫在,大可免了这个程序。况且,奏疏内的部分内容,给天子看没关系,让某些大臣看到,肯定又会惹来一堆的弹劾奏疏。 考虑之后,孟清和决定,有资源就要用,就捷径就要走。 打好底稿,铺开纸张,提笔抄录,一气呵成。 吹干墨迹,抬头,朝房梁上招招手,“兄弟,麻烦了,回头请吃饭。” 事了,孟十二郎迈步离开书房,房梁上的仁兄僵硬了半盏茶的时间。 锦衣卫指挥使杨铎接到属下回报,淡定的表情瞬间皲裂。 他掌管的是锦衣卫,没错吧? 趴兴宁伯家房梁的是锦衣卫中第一好手,也没错吧? 到底是他思维僵化还是兴宁伯实非常人? 无耐奏疏已经带回来了,不能再送回去,杨铎只能亲自上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