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5 (第2/4页)
平已连降三场大雪。 大雪纷飞中,平江伯陈瑄领舟师督运的四十九万二千六百三十七石尽数归于顺天,辽东二地。 在宣府屯田的朱高煦和在开原广宁筹备互市的朱高燧接连上表,目的只有一个,向老爹要粮。 不是朱高煦和朱高燧哭穷,委实是真穷。 天气冷得太快,立秋之后,大宁和开平卫等地抓紧时间播种荞麦等耐寒作物,仅大宁一地产量颇丰。北京刑部左侍郎在大宁考察之后,上疏奏请,取大宁粮种禾苗屯种顺天八府,并以大宁库仓粮秣济河南蝗灾之地。 孟清和从沈瑄口中得知消息,当场就炸了。 薅羊毛不能总在一头羊身上-下-手吧?又不只是大宁一地有粮,怎么就这么招人惦记? 皇帝要军粮,大臣要赈灾,全都找上大宁。 不是他心肠太硬,不怜惜灾民。单论赈灾,出粮出钱都没问题,关键是户部要的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大宁库仓中的全部! 蝗灾之地的百姓要粮食,大宁的百姓和边军也一样要吃饭。 粮食都搬走,让大宁城的边军和百姓喝西北风去?营州卫所的边军又该怎么办? 没粮都饿着? 没有这么欺负人的! 平江伯陈瑄运来的粮食不少,秋收之后,北方各地也有丰产,多少能匀出一些,完全用不着搬空大宁。 出头椽子一定要砍掉? 完全没道理! 孟清和炸毛,沈瑄各种顺毛也没用。 最后还是他自己想通,他已不是大宁镇守,皇帝会作何决断不是他能干预的。想起到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