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卷阅读33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36 (第4/4页)

,国之栋梁,饱读诗书,研习先圣之学,竟无一人有兴宁伯之贤。

    朝廷养士,不能为国为民,还有何用?

    “边塞之地多军屯。军卒有戍卫之责,亦有屯田之劳,其苦更甚农人。若镇守指挥能知其情,时时劳问所苦,加以奖赏,谁不感奋勤力?”

    兵科给事中还想争辩,天子之意在恤民爱军,但大宁都司所行实有谮越之嫌。更重要的是,大宁边军军饷优渥,奖励颇多,长此以往,其他边卫守将当如何自处?

    “臣非不体边军之苦,然大宁之举,实是遗祸无穷。”

    此言一出,永乐帝也不免默然。

    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事,还真是个问题。

    刑 部有言,自永乐二年,汉王赵王就藩,定国公镇北京,兴宁伯镇大宁,诸边卫渐粮丰饷足。互市一开,大宁,广宁,开平等地坊市愈发繁荣,远超北疆诸地。因犯流 罪卫军多发开平,宣府,兴州,遵化,广宁等地,被谪官军反不以为苦。甚至有贫瘠之地的军户故意犯罪,以期发往边塞。

    此言绝非杜撰,有巡按山西监察御史张翥上疏为证。

    十月中,朝廷下令,以一万山西之民充北京。洪武年间,哪次徙民不是怨声载道,发给宝钞耕牛,承诺给田分房子,也多不情愿。

    这次倒好,得知是前往北京,并有少部分人有可能分往大宁,不用再三动员,一些靠近大漠的民户军户匠户,自己就收拾好包袱,清点家当,随时准备出发。

    给多少宝钞,不计较。

    用朝廷的耕牛要交税,没关系。

    只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