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13 (第3/4页)
香料更是大头。 消息传回南京,徐皇后特意召见夏家命妇。并以淑人的品级,发下夫人的赏赐。又夸奖了夏元吉的一双儿女,没有赏赐,却是旁人求也求不来的荣宠。 皇后夸奖谁,赏赐谁,无异于圣心的风向标。 若非夏元吉随扈北巡,南京夏府的门槛都要被踩平。 夏元吉的家人没有得意张狂,反而更加谨言慎行,恨不能走路都用尺子量。府内淑人亲自写信,道明情况,令家人驰送北京。开具路引时,得知是夏府中人,文书胥吏很是痛快,没做任何刁难。 从朝官到文书小吏都很清楚,依宫中的态度,夏尚书的官位必稳如泰山。天子一高兴,官位再升上一级也有可能。 有传言,自洪武罢中书省,朝廷再无一品文官。说不得夏尚书就能开了这个先例。 还有人提及夏元吉同孟清和有私-交。据称,兴宁伯随大军出塞前,夏尚书特意前往府中拜会,两人很是想得。差点结义拜把子。夏尚书能教导汉王世子,更是兴宁伯举荐。 猜测同流言四起,各种目光聚集到夏元吉身上。 羡慕的,憎恶的,好奇的,嫉妒的。 如夏元吉之前预料,他在朝中的名声出现两极分化。交好者有,巴结者有,割袍断义者亦有。夏尚书却丝毫不受影响,心中笃定,谁能笑到最后,方才是赢家。 兴宁伯行事不拘小节,却每有出人意料之语,虽欠文雅,却直指重心。 夏尚书想得开,夏家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朱瞻壑缠上了朱棣,一天几次往奉天门跑,主要目的可以概括总结为一句话:仗都打赢了,少保什么时候回来? 朱棣被缠得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