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63 (第4/4页)
天子发下诏书才享有合法继承权的番邦国王,自然更管不着了。 皇帝给钱,官员选才,再到各地购买材料,海运漕运一起繁荣,驿站也接连设置。在南北户部和工部联名上疏之后,各地船工役夫和驿丞驿卒的待遇都有所提升,但也提前出现了各种民间组织,例如漕帮。 从成立最初,漕帮就被锦衣卫各种摸底,已然完全透明化。有不断详化的为基础,永乐朝的官员又比较给力,此时的漕帮和X社会相距较远,随着经济和漕运发展,越来越类似于维护船工役夫权利的工-会-组织。 对此,孟清和也只能摸摸下巴,四十五度角望向房梁,感叹一声,历史真奇妙。 依照皇令,浙江等地船厂造出的海船,除了官用,商贾也可以购买,获取的利润。朝廷占大头,地方占小头,督造海船的官员也可分得红利。 这是天子许可的,比私下里伸手要安全得多。 只不过,领到造船任务的浙江等地官员却有些挠头,天子不差钱,手笔自然大,初定制造海舟一千一百八十艘,就算钱和材料不是问题,需要的工匠都到哪里去找? 工匠找来了,杂役又该怎么办? 农户不可能,朝廷有了高产的粮种,大家都忙着种地,除了遭灾的流民,没人会到船厂里找工作。强征?锦衣卫的驾帖会立刻上门。 匠户倒是有,可还是僧多粥少。 军户更是不要想。北边有鞑子,沿海有倭寇,西南还准备对安南用兵,除此之外,还要跟着船队下西洋,军汉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巴望着借此获得战功,各种摩拳擦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