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卷阅读34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1 (第2/4页)


    汗水擦干,继续-埋-头-苦-干。

    种田,开互市,效仿大宁办学。

    以皇帝亲子,北疆藩王的身份,做起事来更加得心应手。

    孟清和遇到的问题,在两人眼中根本就不是问题。

    孟清和被朝臣弹劾,只能自辩。朱高煦和朱高燧则先发制人,不能弹劾奏疏送出,先上表向老爹抱怨,这群只会挑毛病不干事的让儿臣很是烦恼,不如老爹帮忙收拾一下?

    结果自然是皇帝动手了,皇帝他儿子舒心了。

    这是没法羡慕的。

    谁让人家背景雄厚,上头有人呢?

    臣子和儿子,义子和亲子,终究是有本质上的不同。

    朱棣视沈瑄如亲子,处处关照。沈瑄却不能像朱高煦兄弟一样,直接上表抱怨朝臣。纵然朱棣不介意他这么做,也会挥舞着鞭子为他出气,就沈瑄本身而言,非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越过这道无形的界线。

    一次两次还罢,次数多了,朝臣的弹劾奏疏就能淹死他。

    孟清和十分了解这一点,做事总是会再三考量,能不麻烦沈瑄,尽量自己解决。

    锦衣卫将宣府和开原的情况上报,朱棣很高兴,大笔一挥,设立汉王府和赵王府三护卫的敕令很快发出南京。

    五万七千的护卫人数着实是个大手笔。在各地藩王主动-裁--减--军--备-的同时,发出这道敕令,即便不是朱棣的本意,也给两个儿子拉了不少仇恨值。

    没有藩王上表,却有朝臣上疏,言天子许两位皇子设立万人护卫,实为不妥。

    奏疏上的言辞并不激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