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0 (第3/4页)
,朝中的建文旧臣多人心不稳,如果再严厉处置了李景隆,怕是会出不小的乱子。 朱棣想大事化小,骂一顿就算,朝臣却不愿意。 该着李景隆倒霉,因孟清和和沈瑄联手打压积攒下的怒火和怨气,一朝爆发,都朝李景隆喷了过去。 六部尚书,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六科,共同上疏弹劾李景隆不法,照这架势,不把李景隆打倒,绝不算完。 孟清和能安全脱身,一因弹劾他的罪名站不住脚,二来有沈瑄回护,三是陈瑛等惹恼了天子,引来雷霆之怒。 李景隆倒霉就倒霉在,他府里的确藏匿了亡命之徒,又没有人帮他说话,家人还一个劲的扯后腿,连设立庄田,佃仆过多都被当罪名揭发出来。 按理来说,以李景隆的爵位,加上继承李文忠的财产,他手里的庄田数目有超额,却绝不至于获罪。如魏国公徐辉祖,武阳侯徐增寿,手中的田地同样不少。 田多了,自然需要更多的人手耕种,佃仆自然就多。 只能说李景隆做人太失败,又恰好撞到了-枪-口-上,成为了朝中文臣的出气筒。 永乐帝无法,只能再下敕谕,将李景隆一顿好骂,又将他的庄田收归-国-有,摘掉太子太师的荣誉头衔,下令闭门思过,不许上朝。 这一次,李景隆没再绝食,而是谢过皇恩,老实的回家。关起门,是在认真反省还是掀桌骂x,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打倒了李景隆,士气高昂的文臣又有了下一个目标,淇国公邱福。 这一次,却踢到了铁板。 邱福比不上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