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12 (第2/4页)
指挥使办差的弟兄,最差也是个千户。如同知纪纲,还是半路出家,现如今怎么样?谁不高看一眼? 如能得杨指挥使重用,前途必定无可限量。 思及此,校尉心中又是一热。一同随军出赛的卫中兄弟说过,兴宁伯是贵人。只要能得兴宁伯的青眼,飞黄腾达只在早晚。 回想起来,此言果真非虚。 校尉离开后,朱棣放下捷报,翻开杨铎呈上的条子,好心情渐渐消失。 半晌,朱棣冷笑一声,道:“又是普安州?” “回陛下,据探子回报,贵州境内出盗贼,普安州,镇宁州,安顺州均发现贼踪。官军两次围剿,擒杀千余人,却被贼首走脱。” “平王府和此事有关?” “臣不敢妄言。”杨铎道,“但贼首是在普安州失去踪迹,官军遍寻不得。” 朱棣没有说话,面色愈发阴沉。 “胡濙是怎么回事?” “回陛下,胡侍读奉陛下命,寻访仙人踪迹,于四月抵贵州境内,五月达普安州,已停留数日。” “没去平王府?” “并未。但……” “讲!” “平王似染瘴疠,重病卧床,平王府正在寻医。” 朱棣沉下目光,一下下敲着桌案,“此事,平王没有上表。” 藩王染病,又是皇帝亲子,自当上表,请太医前往救治。虽然朱高炽种种行为为朱棣不喜,但父子天性,朱棣终究不会坐视儿子重病,不派人救治。况太医院赵院使和两位院判都对治疗瘴疠颇有心得,刘院判还曾随军入安南。确为染上瘴疠,就该尽快上表。拖到现在,到底是什么心思? 沉吟片刻,朱棣脸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