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2 (第1/4页)
间,沈瑄将他的计划写成奏疏,盖上官印,呈送天子预览。 送赏赐到大宁的锦衣卫没等歇歇,喝口茶,立刻又踏上了归程。 一路之上,哥几个都是一脑门的官司。 从国朝创立以来,敢支使锦衣卫跑腿还不给路费的勋贵大臣,除了定国公和兴宁伯,再也找不出第三个了吧? 哪怕是魏国公和武阳侯也没这能耐。 定国公和兴宁伯,果非常人。 奏疏送到南京,朱棣看过,当即下令,郑和船队下西洋的日期推迟一个月。 监督解缙修书的姚广孝被请到西暖阁,君臣进行了一番长谈。 六部尚书也先后被宣到君前奏对。 随后,北疆镇守,藩王,陆续接到天子敕令,从归附草原部落及女真诸卫中垛集壮丁,充实边军。并许归附时间长,资格老,拥护大明各项政策,表现好的部落遣人随朝廷船队同下西洋。 朝廷欢迎各部落踊跃报名,但名额有限,谁能笑到最后,成功登船,单看各自本事。 甘肃总兵官宋晟和宁夏总兵官何福动作最快,两人不只给守御千户所的部落头领们递了消息,连暂时安置在凉州等地的新归附部落也没落下。 元朝海贸发达,即便隔了几十年,草原上的部落仍流传有当初泉州海商往来的盛景。之前朝廷派船队下东洋,带回来的各种香料和货物,在南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北边也有流通。 虽说草场和牛羊是部落的根本,但同海贸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朝廷要再使海外,许携带货物随船,绝对是发财的好机会。但凡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