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 传檄天下 (第5/7页)
棣交战,那时才是双方正式较量的开始。 总而言之,萧凡会同诸将研究出来的战略第一步,便是死守。一出征便与士气高昂的燕逆决战,那是傻子才干的事。 守住河南,使燕逆不得寸进,这场战争的第一局便算是打平了,接下来才是各施手段的时候。 将战略意图送进皇宫,萧凡仔细跟朱允炆讲解了一番,不懂军事的朱允炆唯一能做的事便是朱砂大笔一挥:准奏。 建文元年三月十九。燕逆造反的消息传到了京师,举国震惊。 与此同时,燕逆的起兵檄文也人尽皆知,檄文里所说的“奉天靖难”“清君侧,复祖制”等等理由,把朱允炆气得摔遍了寝宫里所有能摔的东西。 檄文里还有一条理由,那就是朝中的大jianian臣萧凡向天子进谗,私自扣押燕王三子,将其软禁京师,致使燕王骨rou分离,父子不得相见,燕王心痛悲伤之余,迫不得已行兵谏。 按战争惯例,与敌交战之前必须要杀质祭旗,但是这条理由列在檄文上,朝廷为避嫌疑,却是动也不敢再动朱棣的三个儿子,否则必被天下士子百姓指责,民心若向背,战争便输了。 自古交战,出师的名分非常重要,这决定着各自的出发点是正义还是邪恶,是否能被天下士子百姓所认同,朝廷当然不能任由朱棣那个反贼胡说八道,朝廷的反应很迅速,在翰林院诸学士的加班加点下,一篇辞藻华丽,义正严词的讨逆檄文新鲜出炉,飞快传贴各府各县。 檄文严厉指责燕王试图篡位的行径,并列举燕王小时候顽劣不堪,长大后性喜杀虐,贪财好色,拥兵自重种种劣迹,从燕王一岁一直骂到他现在,然后告诉天下士子百姓,燕逆起兵,实是为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