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节 (第3/5页)
:“礼记云,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何谓先圣先师?已不可考。为何要祭奠不可考的先圣先师?”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圣。” “孔子认为,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样的人才是圣人。” “孟子认为,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只要出类拔萃,便是圣人。” “荀子言,其惟学乎!彼学者,知之,圣人也。能够孜孜不倦精通学问的,便是圣人!” “朱子言,为学须思所以超凡入圣,如昨日为乡人,今日便可成圣人。学习思考,昨天是乡下人,今天便能成圣。” “如此看来,读书仿若是摸到圣的门槛了,祭奠先圣,便是让芸芸学子们知道何为圣。” “知道是什么是圣,才能去往圣的方向努力。” 教谕开口,引经据典,又把事情说得简单清晰。 让一众学子既听得懂,又明白为何要拜文庙,为何开学第一日要在此地祭拜。 他们要祭拜先圣先师,也不论是什么圣什么师。 最终的目的,便是童蒙时学的:“圣与贤,可训致。” 就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 也是这个时代儒学的第一要义。 这哪是祭祀,分明是劝学。 好好读书! 你就能成为圣贤眼中的圣人! 这还不学?! 教谕等了片刻,继续道:“盖治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