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1/4页)
这样真好,那夫子家的生活也可以改善不少。 都说书中自有千钟粟,这话确实也没错。 但这话不能再赵夫子面前讲,否则要说没有读书人的风骨了。 李廷没看到纪元的走神,还在兴奋道:“终于可以搬出家门了,在县学也能自由些。” 纪元看向他,知道李廷母亲早亡,继母看他不顺眼,所以想出来。 不过自己的理由也差不多。 离开三叔三婶,日子一定更轻快。 但他这会想的,还是赵夫子嘱咐他的话。 昨天晚上,赵夫子又问了他那个问题。 “你读书,是为了什么?” 纪元还未回答,赵夫子就道:“你可知私塾读书,书院读书,县学读书,有什么区别。” 这些涉及太广,纪元自然不知道。 “私塾,也就是私学,书院原为藏书的地方,之后也成私学。” “既然是私学,教什么由私塾夫子,又或者书院山长来定。” “要么专攻文学,要么文德兼备。” “只有官学不同,县学,府学之类,所有读书只有一个目的。” “科举。” “童试,乡试,会试,乃至殿试,为的就是这个。” 赵夫子叹口气继续道:“我此处学的,虽古板,却也是学习之根本,从此处去县学,或许很有不同。” “若想为官,到了县学,一定要好好读书。” “汲汲于斯道,汲汲于天下。” “相信你,会有定论。” “无论如何,不失本色。” 赵夫子说完这些话,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