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68章 蔡京献策人虎斗 (第1/4页)
此刻的大怂朝廷之所以被后人冠之于一个“怂”字,也不光是因为怂包。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表征就是礼崩乐坏,制度成体系紊乱,自官家以下,君不像君,臣不似臣,国将不国。 皇帝荒诞,不务正业,上梁不正下梁歪,臣下滥权,贪赃枉法。 就以本届武科而言,皇帝一句话就随意将原本三级的考试制度取消,另起炉灶。臣子就更无所谓了,反正为国荐拔人才只是个糊弄民众的幌子,无非借机敛财而已,走什么程序就不重要。 所以从报名到开考的各个环节,都有各路牛鬼蛇神吃拿卡要,搜刮各地武举。 殿试本来是很严肃的事儿。自有大宋立国百余年逐渐积累固定下来的程序、规则乃至礼仪,可到了赵佶这边,他就觉得太麻烦,挥挥手就全给废了。 朝臣无一人反对,都在陪皇帝玩。 所以,殿试的策论不考了,以解试为准。 骑射、韬略统统不考了。 直接将所有应试举子两两分组,进行多轮对战淘汰赛。 败者淘汰,胜者晋级下一轮,以此类推。 最终的获胜者即是殿试第一名。 不能不说,对于皇帝赵佶和满朝文武大臣来说,这种殿试的观赏性要强很多。 可这是朝廷殿试,代表着大宋的最高权威,异化成一场为各路权贵解闷逗乐的表演赛,岂能不荒唐? 也正因如此,武举们看破其中奥妙,很多人心灰意冷,导致这场殿试的结果与解试大差不差。 一路过关斩将到最后的还是王霖、潘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