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103节 (第2/7页)
肃:“方旭泽明年就毕业了, 没准他也要出国去留学。反倒是咱们,虽说已经自学到了大三的课程,但从时间上看咱们只上了一年大学。与他们竞争,咱们没有优势。” 方毅的思绪终于从情感上完全抽离出来, 眸色渐渐深邃, 神色也坚定起来:“我会想办法促成校方用专业考试和政治考核的方式来选拔人才。” 他既在报纸参与经济方面的争论, 还在经济部委上过两个月的班,消息比一般人要灵通些。 他知道,经济改革势在必行,国门开放也是必然的事。 既开放国门,那肯定得走出去,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作为一个学经济的学生,他自然想出去看看,看别人是如何搞经济的。 考试,他不带怕的;而政治考核,他也不输于方旭泽。只要学校不卡在校学习年限,就不成问题。 12月16日,报纸上果然发表了联合公报,中米两国建交。 在所有华清学子都为此激动,议论纷纷之时,盛景却为另一件事而激动。 12月18日,具有深远影响、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 之后几天,她一直关注着报纸上的报道。看着一篇篇报道,她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历史仍然按着原来的轨迹走,这很好,很好! …… 小老百姓的生活只关于油盐柴米,但中米建交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标志着国门真正打开了,所以胡同里的人也都议论纷纷。 消息也传到了环化胡同盛家人的耳里。 这天,李玉芬拿着一张报纸冲进门来,嘴里嚷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