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胜败 (第7/11页)
这个“平戎万全大阵”是无敌的,至少对他们来说是无敌的,因为他们对阵图的了解较之中原的将领差的太远,虽然辽人接受汉学的程度很高,底蕴终究比不了中原汉人。 不过,“平戎万全大阵”是由人构成的,阵法没有破绽,人却有破绽,在连续几天的仔细观察,付出大量牺牲之后,他们终于发现,这个大阵有一阵弱点,那处弱点就是渤海军的营地。渤海军是最早投降宋军的兵马,第二个降宋的铁林军统帅李札卢存只带了两百多人过去,而渤海军却是全军投降。 这么多的兵马,赵光义当然不能把他们像闲汉一般地养起来,恰好他分兵攻打周边诸城邑,又要分兵与辽国援军对峙,布署“平戎万全大阵”的兵马稍有欠缺,刚刚投降的渤海军忠诚度还不够,不放心派他们出去攻城掠寨,或与辽军阵前对峙,便把他们安排在了“平戎万全大阵”之中。 渤海军刚刚投降,不要说对这阵法全不熟悉,就连旗令号令都还没有掌握万全,一逢做战,需要他们按照阵法演变的时候,他们就手忙脚乱,乱烘烘的失了章法。辽人发现,这支渤海军,是他们能够找出的唯一一个弱点,于是便把攻击重点放在了渤海军的方向。 一支精挑细选出来的兵马,就这样冲破了渤海军的防地,顺利进了幽州城,其他各部兵马未有命令,不敢擅离本阵,唯恐整个大阵为之崩溃,而渤海军惊慌失措,既来不及应变,也没想到及时准确地上报军情,指挥着三十万大军,隔着几十里路的赵光义直到辽军入城很久,居然才知道消息。 这一路援军入城,对补充幽州守城兵力来说意义不大,但是这是宋军围城以来第一支顺利突破宋军防线进入城中的援军,已绝望至极,陷入崩溃边缘的幽州守军欢声雷动。这件事对于城内城外的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