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6 (第3/4页)
眼见之下,日日胆战心惊,唯恐哪天就轮到自个儿头上。一听说朝廷要裁军,并且还要拿良州做试点,整个人顿时就懵了——裁谁留谁的依据是什么?除了个人意愿,这也得双向选择不是。留着吃皇粮为国家打仗的,那必然政治背景得清清白白,要通过政审。 陶三勇不清白。并且还被同事举报了。另一名希望继续留下来保家卫国的偏将为表忠心,将三勇同志的黑历史捅给了上司——亲京都派的现任良州军主将薛蒙。 不止一次顶撞过上司薛蒙的地头蛇陶三勇这下更懵了。他认为自己大难临头,左右也是一死,索性带着一帮同样“犯过事儿”的弟兄们,逃了。 然而三勇不知道的是,自己和一帮弟兄早已成为奔跑的大肥rou,被更多希望获得“表忠心”机会的同事盯得死死的。他们前脚还没逃出良州府都,后脚就被薛蒙带人追上了。 两帮人马在良州府都北郊茬了个硬仗。 良王殿下就是这个节骨眼上赶到大型械斗现场。 事件影响极其恶劣。周边百姓遭受了严重的精神和财产乃至生命损失,由于薛蒙当时人手没带够,部分逃兵冲破拦击流散四方,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成了威胁社会稳定的潜在不安因素。 良王殿下一边留在良州收拾烂摊子,一边将始作俑者三勇同志扭送京都。 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一个月前对陶三勇进行三司会审,由于案情严重,依照律例直接判了他一个斩立决。 之所以拖了一个月还没斩,就是因为薛赏认为此事牵涉裁军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