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4 (第2/4页)
是真正让‘蜉蝣’走上了今日这条不归之路:明知沧海无垠,却试图以微茫之身,逐浪排云。” 我扶着手边的书架,几乎喘不过气来:“那……姜先对良王究竟……” “姜老先生并非因良王不是东宫之子,才反对张寄。”魏淹留口口声声自称草民,但抬眼直视我的时候,目光不卑不亢,“当时姜太后仍在,整个姜家,都跟着她,站在陛下您的身后,而旧东宫势力凋零,更别提还有十二诸侯在外,张寄若举事,必败无疑。” “所以他其实是形势所迫,为了保良王,才压住张寄的动作。”我恍然大悟,“那么后来良王赴任良州,其实也合乎‘蜉蝣’之意。良王一路平安抵达良州,并在短短五年内于良州建兵数万,也是因为有你们相助……” “陛下言过了,”魏淹留摇头轻叹,“‘我们’的作用,微乎其微,只是勉强保殿下没死在赴任途中。殿下制服良州官衙、军衙,还要归功于陛下下派的京官,和殿下自身的才智与志向。而再后来,良王殿下率兵入苍州、出萧关时,姜老先生已经亡故。杀死姜老先生、一手推就五王之乱起落之人,成了新的‘掌舵人’。” 外头大风吹卷雪花从檐下呼啸而过,铁马一阵叮铛。书阁未置火盆略显阴冷,魏淹留拢了拢自己的袍子,继续道:“或者说,之一。因为之后朝廷粮仓被蛀、陶三勇等军案犯狱中被害,乃至平安营兵变与皇城暴/乱、悯州民乱、越王造反,甚至北羌突然翻脸宣战,个中种种机密转寰,经草民探查,皆与‘蜉蝣’难脱干系,可这干系,以魏家根植‘蜉蝣’近百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