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9 (第2/8页)
韩,是谓统合三韩……定有天下之号曰大韩。” 遂改国号为“大韩帝国”于是韩国这一名称被重新启用,直至今日。 一八八三年,朝鲜王朝派朴泳孝和金玉均出使日本,临行前朝鲜政府向清政府请求将中国的龙旗作为国旗使用,清政府回复称藩属国不能用五爪龙旗只能用四爪龙旗,于是朴泳孝、金玉均便在路途中绘制了太极旗作为朝鲜王朝的国旗使用,并成为一八九七年到一九一零年大韩帝国的国旗。 一九四九年三月,韩国文教部审议委员会在确定太极旗为大韩民国国旗时作了明确解释:太极旗的横竖比例为三比二,白地代表土地,中间为太极两仪,四角有黑色四卦,太极的圆代表人民,圆内上下弯鱼形两仪,上红下蓝,分别代表阳和阴,象征宇宙。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条阳爻代表天、春、东、仁;右下角的坤即六条阴爻代表地、夏、西、义;右上角的坎即四条阴爻夹一条阳爻代表水、秋、南、礼;左下角的离即两条阳爻夹两条阴爻代表火、冬、北、智,整体图案意味着一切都在一个无限的范围内。 国徽公布于一九七零年七月,国徽中央为一朵盛开的木槿花,木槿花的底色白色象征着和平与纯洁,黄色象征着繁荣与昌盛,花朵的中央被一幅红蓝阴阳图代替,它不仅是韩国文化的一个传统象征,而且在此代表着国家行政与大自然规律的和谐。一条白色饰带环绕着木槿花,饰带上缝着国名“大韩民国”四字,此特点与朝鲜的国徽设计相同。 韩国的国歌是韩国最早创立的民间报刊曾于一八九六年时刊登了多版本的爱国歌歌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