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第1239节 (第4/5页)
这边也差不多把蛤蟆吐蜜做好了。” “好哒,本宝宝去也!” 沈佳悦满怀欣喜的上楼了,顺便又在群里装了一波: “等会儿要吃蛤蟆吐蜜啦,哈哈哈哈,我要把小时候想吃却吃不起的小吃,全都吃一遍!” 林旭用积分兑换了蛤蟆吐蜜的做法后,便开始动手制作。 蛤蟆吐蜜是京津地区的名小吃,说是蛤蟆,其实就是包了豆沙馅的发面芝麻饼。 芝麻饼在烤的过程中会涨发,而最外表的面皮已经烤焦,所以涨发的面皮只能顶着将豆沙馅儿往外顶,最终导致面饼裂开,里面的豆沙馅涌出来。 裂开的面饼跟蛤蟆嘴一样,所以被成为蛤蟆,而里面的豆沙馅儿散发着香甜味儿,因而得名蛤蟆吐蜜。 这道美食因为名字比较接地气,导致很多外地人光听名字就避之不及。 事实上,蛤蟆吐蜜吃起来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外面被烤焦的面饼,配上里面的豆沙馅儿,又香又美味。 林旭兑换完做法便开始制作。 他将面粉倒进面盆中,加入一小勺泡打粉,接着端来一碗温水,先往里面放入一小勺酵母粉,再放入两小勺白糖。 搅拌到糖融化,开始和面。 蛤蟆吐蜜这道美食讲究外皮香酥,内里喧软,所以和的面团要相对软一些,这样烤出来里面才足够喧软。 面团和好后,用保鲜膜封着放在一边。 趁着这个功夫,林旭将红豆沙馅儿从盆里挖出来,搓成了一个个圆形的小剂子。 做蛤蟆吐蜜,红豆沙馅儿是必不可少的,在用之前,甚至要用猪油和糖把红豆沙炒软炒香,然后再冷却成豆沙馅才行。 这样的豆沙馅香味更浓郁,吐蜜的效果也更好。 把馅料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