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 (第2/4页)
他恼火,无外乎是因为她没有为他的笑容与温言所倾倒。想来有许多女子在那样的俊颜笑容下沉醉得不能自拔,所以自己的不驯服让他格外不痛快。 然而,他一早就知道自己心有所属,自己也不过是一时怅然,没有接上话,他便如此摆谱。也不想想,如果不是他石震渊,她宋织云早在广州,何须看他脸色行事? 回纹看见宋织云沉了脸色,也不敢再说,只得伺候她吃饭。 饭后无事,宋织云想起初到崖州那日,沈夫人和潘氏所赠的织锦小样与崖州山河图,便命折枝找来,欲细细研究一番。 崖州的纺织刺绣,历史久远。世人都说苏州丝绸,松江棉布。然而,却鲜有人知道松江棉布本是从崖州黎族而来。三四百年前,松江一孤女流落崖州,跟随黎族妇人学习织布织锦刺绣,十余年后回到家乡,织布发家。方引得松江户户有女学织布,成就了“松江棉布”的名声。最近百年间,崖州又与南洋、西洋诸国往来频繁,更有许多新奇手法并新鲜手艺。 虽然石震渊给她摆脸色,但是一想到能够到织厂绣场,见识沉淀数百年的手艺,与诸国绣娘工匠切磋,宋织云心中十分雀跃,迫不及待地想看崖州手艺。 折枝一面命人去取东西,一面心中叹息,小姐真是个痴人。刺绣手艺再好,又如何抵得过丈夫。小姐居然还有心情看刺绣! 宋织云不知道身边丫鬟的心声,接了刺绣小样和崖州山河图,翻开来细细研究。 潘氏的崖州山河图,摊开不过一尺宽三尺长,然而画上山水壮阔,人物生动,当真是方寸间有大世界。先是南海之上碧波粼粼,再到崖州港口,经过海货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