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旁敲侧击 (第1/4页)
这可怎么办? 眼看就要到那个关键的节点,结果人家还不愿意坐那个位置! 傅斯年知道现在怎么劝也没用。 本身就是还没影子的事,现在多说无益,还得搞清楚内在的原因。 赵佶不愿意承担责任是一方面,他这种混吃等死的心态是怎么形成的呢? 宋代对亲王的限制是原因之一,肯定还有别的事令他印象深刻,以至于形成了固定印象。 连日来,傅斯年都在旁敲侧击地打听,终于在几天后弄清楚了。 居然是驸马都尉王诜给他灌输的! 赵佶人生中最初、也是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就是王诜。 别看他俩差着将近三十岁,可的确是兴趣相投的忘年交,关系那是相当好。 王诜,字晋卿,是大宋当代的文化名流,自身很有才情。 跟四大家中苏轼、黄庭坚、米芾都有不错的交情,而且实话说,王诜的绘画造诣,几乎冠绝当代。 哪怕后来徽宗朝出了个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也未能掩盖他的成就。 王晋卿的《渔村小雪图》,目前就在现世人界的故宫博物院收藏,被禁止出国展览,足见珍贵。 所以赵佶小时候对这位姑父很是仰慕。 在赵佶一生最自由、轻松的青春岁月,驸马都尉王诜以一颗年轻人的心,陪伴着他、影响着他。 最终成功的将赵佶…… 带跑偏了! 章惇等人说端王轻佻,与驸马王诜可说是有很大关系。 作为软饭硬吃的代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