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3章 牛奶的启发 (第1/6页)
已经到了十月下旬,一场秋后的清雪把美丽的山村染成了白色。山川田野和屯里的茅草房一派银装素裹。 幸福屯每家每户的庭院里,那些公鸡母鸡仗着翅膀的优势窜上了窗台,而那些鸭子和鹅也靠着墙角晒起了太阳。 可怜的猪,饿得满院子啃着鸡粪鸭粪,小狗看着拉便便的大人和孩童,茅坑成了满足它们温饱的希望。 鸟儿只剩下麻雀和喜鹊,在干枯的杨树、柳树上叽叽喳喳。也有落在院子里的,饥不择食,乱啄哦一气。 生产队这季节看似清闲,也有不少活计。砍秋菜,拔萝卜,剥黄麻,绞麻绳;打谷场上再将豆秸碾碎,拍打过筛,把成堆的苞米秸秆叶子刷下来,作为牛羊备用饲料。 这些活计社员自愿出工,没有工分,报酬就是那些筛过的豆秸、苞米、高粱秸秆和麻杆。 豆秸到社员手里还会再拍打一次,筛出来的细秸烀熟发酵喂猪,苞米秸秆和麻杆用作柴火,高粱秸秆是好东西,加工后,可以编成席子。 且说,这天午后,幸福屯的老百姓正在各自忙碌。 忽然,屯西几声皮鞭子脆响,大伙知道,这是牤子带出的民工回来了。 “爸爸回来了。” “哥哥回来了。” “大马车回来了。” 孩童们纷纷跑出去迎接,社员老百姓也走出院子,翘首以待。 大马车进了屯,幸福屯的社员群众没有料到,牤子带领的民工组能够提前十天完工回家,更没有想到他们居然还能拉回一头三百多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