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8章 蹴鞠 (第4/4页)
皆因嬉戏而讲练之”。 而唐朝颜师古也曾注言曰:“蹴鞠,陈力之事,故附于兵法焉。” 可以说以前的古人将蹴鞠其实看得很重要,甚至和兵法,兵势等事情牵扯在一起。 但是蹴鞠真正发展到顶峰,却是在宋朝时期,大名鼎鼎的高俅,便是靠着蹴鞠一路扶摇直上,堪称奇葩。 而同样,宋时重文轻武,这种从上到下的风气,自然也改变了蹴鞠这原本起于军中的活动,不再追求对抗和配合,而是开始了各种花活,多以表演花样多少和技艺高低决定胜负。 只不过宋时这种风气也流传到了明朝,蹴鞠在明代,流行程度一点不输宋代,男女老少幼人人都能参与其中,只不过同样遵循宋时的蹴鞠方式,只求怎么才能踢得好看,而渐渐的,此活动甚至成了一种观赏性活动。 玩耍的,多为年轻曼妙的女子们,一边踢球,一边跳舞,金瓶梅这本奇书中都有过对于蹴鞠的记载,青楼女子李桂姐便是其中好手,圆社也便是古时的足球俱乐部的队员都要拍马屁的说:“桂姐的行头,就数一数二的,强如二条巷冻官女儿数十倍。” 这其中的行头,便是指蹴鞠时用的东西,多为彩带,红绸之类的玩应。 而这种现象,大明弘治三年的状元,钱福甚至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夸赞这些踢球的青楼女子。 “蹴鞠当场二月天,仙风吹下两婵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扑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斜曳露金莲。几回蹴罢娇无力,恨杀长安美少年。” 万里天和的大明第一能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