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3 (第3/4页)
直到攻下上党地区。 苏秦先生数年前派去的墨家弟子发挥了小石子翘动大圆球的作用,墨家的兼爱天下与秦的人头功爵法格格不入,这位小小的郡守,很硬气地违反了君主韩王的旨意,没把上党地区交给战胜国秦,而是率领全部民众,投了赵。 心心念念的地方不费一兵一卒,被人双手捧着送了上来,赵国的当权者陷入了幸福的烦恼。 秦国很伤面子,这些叼民,竟然公开不喜欢我大秦。韩王的国书,满是不怨我是臣子不听话的推辞之言,秦王看了一眼便啪地扔掉,命大将提兵东上,剑指上党。 赵国的朝堂差点炸了锅,不要白不要和要了会要命两种观点激烈交锋,最终,赵王看了看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廉颇赵奢和智慧相国蔺相如,腰杆一硬,选择了要要要,并且模仿了齐王,请大儒说明了赵国不是抢,是顺应民意,不得不为之的立场。 但秦国不是燕国,赵王的长信不但没说服秦国的朝堂,还引来了数十万秦国的雄兵。虽然赵奢将军出奇谋,一再示弱,然后趁秦疲惫之师未稳,急行五百里抄袭秦军的后方,暂时扼住了秦军的东进。但上党的百姓不乐意呀,他们不愿意在秦的统治下,背着大包小包,随着回辙的赵军东行,浩浩荡荡,让人泪下。 赵军在前面走,秦军在后面追,到了长平,赵大将军廉颇来了,开始筑工事,与秦准备拉据战。 赵王和前世他的儿子做了同样的选择,长平之战也提前爆发了。 双方刚开始的时候,谁也不想投入这么多的兵力,但没办法,长平就像是个大泥沼,双方越陷越深。而且,谁也不敢主动回头,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